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12-28 15:39来源:中国知网 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宋加强 / 王强
摘要:本文基于156个国家2000-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世界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竞争力情况,并实证研究了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呈现出显著差异,各国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本国现代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引言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刘志彪,2005)。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技术型的特性。目前,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而我国的现代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提升我国第一、二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国务院《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培育通信、金融、会计、资产评估、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传媒、咨询、会展等现代服务产业。
服务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滞后于制造业和货物贸易。这主要是由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统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其数据很难精确统计。根据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结合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特性,本文主要研究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五类现代服务业。
国内外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整体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裴长洪(2010) 总结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探讨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可选路径。李娟(2010)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些影响因素。Martin(2006)使用瑞典81个地区的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方法,验证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共生性。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 (2007) 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民受教育水平、政府规模和法治水平会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江静、刘志彪、于明超(2007)认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整体效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李杨、郝刚(2013)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业税收收入的比例逐年上涨,其上涨幅度超过服务业增加值提升的比例,且呈现出东重西轻的区域格局,整体税负程度过重,应该建立完善的调整中国服务业发展格局的财税体系,加快服务业行业格局调整的财税优惠政策。 第二,服务贸易及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Paolo和Valentina (2005) 使用OECD11个国家1992-1999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信息和通讯技术对一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Worz (2008) 研究发现,服务产业规模、劳动力生产率、开放度和教育水平都是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殷凤、陈宪(2009)研究认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商品出口额、服务开放度是影响服务贸易的因素。张云、李秀珍(2010) 认为,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直接投资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对服务业国际转移及服务业全球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王恕立、刘军 (2011) 用lnRXA指数和RC指数衡量整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服务业FDI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FDI流入不会提高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但是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裴长洪、杨志远(2012)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国际直接投资和服务业市场开放是造成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健青、张娇兰(2012)对京津沪渝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竞争力与服务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人才储备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第三产业比重、货物出口比重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有关。姚海棠、方晓丽(2013) 研究了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并定量分析了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认为教育环境、基础设施、法律环境水平等对服务贸易竞力提升有重要影响。 第三,服务贸易升级研究。Paul和Mark (1999) 对比了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四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日本、荷兰和德国尤其明显,德国并不是服务业落后的国家,相反,其竞争力高于荷兰和日本。戴翔(2011)计算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对经济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发展服务贸易更应注重服务贸易质的提升。张雨(2012)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角度,计量分析得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未显著带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积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均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提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于立新、杨晨(2013)认为,服务贸易可作为我国创新开放模式战略突破口,我国要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发展,重点加强金融、保险、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等的出口能力,提升我国服务贸易水平,满足对高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文献回顾显示,虽然近几年已有学者开始研究服务贸易升级等相关内容,但直接研究现代服务贸易的文献仍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全球面板数据对现代服务贸易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对影响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及我国与世界现代服务贸易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为加快我国现代服务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世界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现代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占服务贸易的比重逐步提升 2012年世界现代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0700亿美元,相比2000年增长了4.0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2.43%,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出口9.01%和服务贸易出口 9.33%的年平均增长率,以及运输服务贸易出口8.61%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7.52%的增长率。现代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其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不 断提升。2000年,现代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其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提升 。2000年,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占总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只有17.59%;2012年,其比重已上升至24.60%(见表1)。 2.现代服务贸易各分项增长迅速,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领先 2001-2012年,现代服务贸易各项发展都比较迅速。虽然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最低,但仍达到10.94%。保险和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受到的冲击较大。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21.94%,且多数年份增长率高于其他类型的现代服务业(如图1所示)。
3.发达国家是现代服务贸易的主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有贸易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MOR)、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国际市场占有率(MOR)是一国或地区出口产品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即:MOR=Xij Xwj①。它可以较为直观地反应一国某产业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表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国际市场占有率越低,表示该国此产业竞争力越弱。贸易竞争优势 (TC) 指数是指一国某一贸易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Xj - Mj)/(Xj + Mj)。TC的取值范围为[-1,1],当取值接近于0时,竞争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当取值大于0时,表示该产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并且越接近1,竞争优势越强;反之,如果TC<0,则表示该国是净进口国,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TC指数考虑了一国自身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能够反映本国该行业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同行业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表示一个国家某行业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即:RCA=(Xij /Xit)/(Xwj /Xwt)。RCA考虑到国际层面的比较,反映该国某产业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水平。一般来说,如果RCA指数大于2.5,表示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指数介介于1.25-2.5之间,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介于0.8-1.25的区间内,表明该产业具有中度国际竞争力;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如表2所示,发达国家牢牢占据世界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位置。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国,其出口额高出排名第二的英国接近一倍,在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我国现代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名第12位②,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仅为美国的 7.76%。在现代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名前十二的国家中,我国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是最低的。我国贸易竞争优势 (TC) 指数为-0.37,表明我国是现代服务贸易净进口国,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在主要现代服务贸易大国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我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仅为0.20,表明我国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综合各竞争力指数,与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仍相对滞后,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任重道远。
4.金砖四国等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发展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各国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有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各国均受到重创(如图2所示)。2009年,主要国家中,仅有德国、中国等国保持了小幅增长,其他国家都出现了负增长,如日本、俄罗斯等国增长率在-15%左右。但从整体来看,近几年金砖四国的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还是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中国、印度和巴西近两年增长率都超过了20%,俄罗斯2011年增长率也达16.19%,超过了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的增长率。 二、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 如上所述,衡量一国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有贸易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MOR)、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其中影响各竞争力指标测算最基本的因素是贸易出口额。本文用一国现代服务贸易出口额作为被解释变量,用来衡量一国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影响一国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综合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 (2007);江静、刘志彪、于明超 (2007);殷凤、陈宪 (2009);王恕立、刘军 (2011);李杨、郝刚(2013);姚海棠、方晓丽(2013)等人的研究结果,选择影响一国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如下:经济总量、教育支出、网络电信发展状况、法律、税收、开放程度、货物贸易、外资。本文建立的计量模型如下: ln mserviceit = c0 + c1 ln GDPit + c2 ln eduit + c3 ln int it + c4 ln cell it + c5ln legit+c6 taxit + c7 openit + c8 ln goodit + c9FDIit + εit 其中,ln mserviceit是地区i在t年份现代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对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ln GDPit是地区 i 在 t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代表该地区经济总量水平。ln eduit是地区 i 在第 t 年教育支出总额的对数值,表示该地区教育支出情况。ln int it是地区 i 在第 t 年安全网络服务器数量的对数值,表示该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ln cell it是地区i在第t年移动手机用户数量的对数值,代表该地区移动通讯水平。ln leg it④是地区i在第t年法定权利强度得分的对数值,表示该地区法律对借贷行为权利的保护强弱程度。taxit是地区i在第t年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该地区税负水平的高低。openit是地区i在第t年国际贸易进出口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用来衡量该地区贸易开放程度。ln goodit是地区i在第t年货物贸易出口额的对数值,表示一国货物贸易竞争力水平。FDIit是地区i在第t年对外直接净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该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εit是误差项,ci为待估计参数。现代服务贸易出口额来自联合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其他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影响现代贸易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可能会存在差异。世界银行将全球各经济体划分为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四类,其中前三类又被称为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又被称为发达国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进行计量回归分析,一方面可以找出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的特点,还可以通过对比发现两者的相同点或不同之处。本文对样本国家整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的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发展中国家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平均值为0.529,高于世界平均的0.489和发达国家的0.409,说明发展中国家税负较高。其他变量都是发达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回归,表4给出了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回归(1)是用混合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的结果,回归(2)是使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估计的结果,回归(3)、(4)和(5)都是使用固定效应方法估计的结果。在进行面板回归的过程中,对不同国家分类都分别进行了随机效应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并进行了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显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方法所得的系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固定效应。模型(3)表明,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教育支出、安全网络服务器数量、移动手机用户数量和货物贸易出口额对该国现代服务贸易出口有显著的正影响,说明一国经济规模、教育支出水平、网络电信发展水平及货物贸易出口的提升可以提高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而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对现代服务贸易出口有着显著的负效应,说说明一国降低税收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开放度、法定权利强度得分和国外直接净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三个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发展中国家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 ,教育支出、移动手机用户数量和货物贸易出口额都可以通过1% 显著性检验,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说明教育支出水平、电信发展水平和货物贸易出口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可以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但具有负效应,说明高税负水平会显著降低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开放度回归系数为负,并能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发展中国家开放度的提高对本国的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可能有抑制作用。国内生产总值、安全网络服务器数量、法定权利强度得分和国外直接净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四个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发达国家模型(5)的回归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和安全网络服务器数量两个解释变量可以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开放度可以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这三个解释变量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额都有正影响,说明经济规模、网络发展水平、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发达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法定权利强度得分可以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具有负效应,说明较高的法律保护水平可能会抑制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移动手机用户数量、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国外直接净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教育支出额和货物贸易出口额五个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计量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呈现出显著差异。经济规模是影响发达国家现代服务出口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额会增加约1.23个百分点,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规模对现代服务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经济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提升其现代服务贸易竞争力,但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层次低,因此经济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提升其现代服务贸易竞争力。教育支出的提高是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增加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并不显著。从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表3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平均教育支出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支出的10倍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明显不足。因此,发展中国家增加教育支出可以带动现代服务贸易的增长。同样,电信技术是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增加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不显著。网络发展是影响发达国家现代服务出口的显著的正向因素,但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相比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更为重要,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电信设备和技术已基本完善,互联网发展对提升其现代服务贸易更为重要。法定权利强度得分对于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的影响不显著,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可以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法律对借贷行为权利的保护强弱程度并不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的影响不显著,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可以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法律对借贷行为权利的保护强弱程度并不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发达国家可能已存在过度法律保护的现象,甚至会抑制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税负水平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发展中国家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52.9%,比发达国家平均值40.9%高出12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偏高的税负水平成为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阻碍因素。贸易开放度是影响发达国家现代服务贸易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是负向的,这说明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贸易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受益最多,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服务贸易由于竞争力不强,在自由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损害。货物贸易出口是驱动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产业与货物贸易产业联系更密切,而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贸易受货物贸易影响不大。国外直接净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都不显著,一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并不能显著提升其现代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主要现代服务贸易大国相比,我国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差距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应增加教育投入、提升电信技术水平、降低税收、增加货物贸易出口,才能促进我国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参考文献] 戴翔,(2011)“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黄健青、张娇兰,(2012)“京津沪渝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5期。 江静、刘志彪、于明超,(2007)“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第8期。 李杨、郝刚,(2013)“调整中国服务业发展格局的财税政策探析,”《国际贸易》第2期。 刘志彪,(2005)“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裴长洪,(2010)“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 裴长洪、杨志远,(2012)“2000年以来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财财贸经济》第11期。 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2007)“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经济研究》第6期。 汪素琴、胡玲玲,(2007)“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6期。 王恕立、刘军,(2011)“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来自77个国家的经验证据,”《国际贸易问题》第3期。 姚海棠、方晓丽,(2013)“金砖五国服务部分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 殷凤、陈宪,(2009)“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研究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 于立新、杨晨,(2013)“新阶段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路径研究,”《国际贸易》第1期。 张雨,(2012)“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11期。
Andersson M.(2006)“Co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 Producer Services —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Routledge, ISBN 0415701635.p. 94-125. Guerrieri P., Meliciani V.(2005)“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6489-02. Windrum P., Tomlinson M., (1999)“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Four Country Comparison,”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 11, No. 3, Sep. Worz J.,(2008)“Austria’s Competitiveness in Trade in Services,”FIW Research Report No. 003, June. (责任编辑李淑玲)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odern Services Trade: A Study Based on Transnational Panel Data SONG Jia-qiang WANG Qiang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modern services trade. Based on panel date of 156 countries in recent 12 years,the paper also studi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odern services 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different and therefore one countryshould adopt appropriatemeasures to boost tits modern services trade according to its actual conditions. Keywords: Modern services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fluentialfactors; Panel 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