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智慧物流体系落地提速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7-12-13 09:50 本报记者 屈丽丽 如果你在陕西某地的农村,通过京东平台下单之后,收到的快递可能是无人机空运来的。不 要惊讶,这正是京东智慧物流体系、无人机通航物流体系建设的一部分。 2月21日,京东集团与陕西省政府在西安正式签署《关于构建智慧物流体系的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联合开展基于智慧物流体系、无人机通航物流体系、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 传统物流体系升级等的全面战略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京东将联合陕西省政府打造低空无人机通用航空物流网络,通过载重量数吨、 飞行半径 300 公里以上的中大型无人机,实现陕西省全域覆盖。 京东 CEO 刘强东表示,用无人机打造短途航空物流网络,可以降低应用成本,加速商品下 行的物流速度,同时可以给农特产品的上行提供更好的通道,合作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京东智慧物 流体系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事实上,发展农村电商,打造基于农村尤其是乡镇到村一级的物流基础设施,正成为展现在 各大电商平台面前的一个巨大蓝海。 2 月 5 日,国务院发布的 1 号文件显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前鼓励农村电商发展是与其他的问题放在一起说的,今年是逐条单列。”京东农村电商 负责人蒋洪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京东正在酝酿一个面向未来的计划,那就是智慧物流在 农村的应用。 “打造基于农村的智慧物流,正是京东实现‘全面向技术转型,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 和打造‘万亿商业体’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路径。”分析人士表示。 抢滩农村电商市场“蓝海” 京东大力布局无人机通航物流体系和农村电商的背后,是农村网购市场蕴藏的巨大机遇。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县级行政区划约有 2900 个,县域人口约 9.6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从经济总量角度来看,全国县域经济的 GDP 总和约占全国 GDP 的 56%;农村县域经济的社会消 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 50%。 商务部披露的数据则显示,2015 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 3530 亿元,同比增长 96%,2016 年 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 4600 亿元。 除了宏观数据之外,京东 2016 年“双 11”销售数据更直观地印证了这一点。蒋洪宇介绍, “农村地区拥有高涨的网购热情,覆盖了 44 万个行政村的 1700 多家京东帮服务店在‘双 11’大 促中实现了京东大家电 30%的销售额,280 升以上的大容量冰箱占京东帮所销售冰箱数量的 60%。” 此外,55 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滚筒洗衣机和变频空调等高端产品在京东帮销售的各品类 中,都有超过或接近一半的占比,烟机灶具和热水器等品类的销量也随着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而 大幅增加,分别比 2015 年“双 11”期间上涨了 2 倍多和 1.8 倍以上。 “这些数据显示,农村用户购买中高端电器的趋势明显,品牌集中度高,表现出强烈的消费 升级信号。”蒋洪宇表示。 “农村电商市场都是一个蓝海市场。”蒋洪宇告诉记者,“但要做好农村市场却有一个大的前 提,就是物流的基础设施,虽然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很高,靠电商的方式把 货卖出去实际上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要做好市场的商流,必须要提前布设基础设施。” 为此,从 2015 年 1 月份开始落地一直到 2016 年底,京东通过对县域市场的布局,打造出了 一个目前国内领先的农村物流网。 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中小件物流网、大件物流网和冷链 物流网的三张网布局,拥有 7 个智能物流中心、254 个大型仓库、550 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6780 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完成了对全国 2646 个区县的覆盖。其中,中小件物流网已覆盖中国内地 93% 的区县,211 限时达及次日达订单占比已经达到了 85%,大件物流网已全面覆盖中国内地的所有 省级行政区,冷链物流网则通过七地生鲜仓覆盖全国,目前依旧在快速扩张中。 “乡村推广员”+“管家式服务” 在蒋洪宇看来,推进农村市场的渠道下沉工作,核心还是要解决农村用户面临的“购物难、 农产品卖出难、贷款难”的三难问题。 按照京东发展农村电商的策略,只有将通过商流、物流、包括金融物流同步的下沉农村整体 推进,成本输出才能得到优化。 对于蒋洪宇来说,他在京东负责农村电商已经有两年多,从 2014 年京东推动农村的渠道下 沉开始,京东电商逐渐在农村市场上实现了从物流、商流到金融流的生态化布局,同时对县域市 场的覆盖率高达 93%以上。 “如果只做物流的下沉,而没有商品来做支撑的话,就可能出现一个村庄三天就一件货的问 题。”蒋洪宇告诉记者,京东在 2014 年底做了一个调整,通过推进农村电商来进一步推进物流设 施的建设。主要做法是,开展“乡村推广员”的项目,依托县里开设的服务中心,在当地村庄招 募乡村推广员,协助京东品牌推广,同时发展会员积累更多用户,以此拉动物流进一步下沉农村。 据蒋洪宇介绍,目前京东的乡村推广员已经覆盖了近 1800 个区县的村庄,有接近三十万人, 都是京东从乡村用户、田间地头中找到的。 在京东看来,“农村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信任问题,就是农村市场的用户本身对电商的模式有 不信任感,因为它摸不着,看不见。所以我们通过乡邻来做就能很快速地让他们接受京东,最后 使用京东。”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和京东共同发布的《2016 中国农村电商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农村用 户的忠诚度大幅高于平均水平。对农村用户来说,首次体验特别重要,由于对商品的辨识能力较 弱,农村用户对平台的认可程度可能超过对品牌的认可。 除此之外,乡村推广员还为农村用户提供“管家式”的服务,“管家式的服务,可以覆盖到 售前、售中和售后等所有环节。比如在售前,农村用户想买一个空调又不清楚各类型空调的优缺 点,乡村推广员就可以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提供适合房间大小和个人需求的空调品牌和 品类。” 正是“乡村推广员”加“管家式服务”,帮助京东打开了农村物流的突破口,快速进入了农 村市场。 差别化生态 事实上,区别于快递公司进入农村市场的方式,京东做农村物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生态 布局。 据蒋洪宇介绍,在向县域市场下沉过程中,京东完成了地域、行业、结构和生态等的四项布 局。例如,在配送线路结合的地域布局方面,按照规划好的配送线路布局推广员,保证配送实现 商流和物流最紧密的结合;与品类相结合进行行业布局,在招募推广员的时候,有意招募家电、 手机、电脑等各个行业的人员进入,并形成了一种培训体系;在推广员的结构布局方面,推广员 当中可能会有教师、商店主、企业员工等,让用户可以找到相应的人员进行对接;在生态布局方面,同时会考虑把农村的土特产品卖到城市,同时布局农村金融,给农村的老百姓提供小额信贷 等服务产品。 在上述四项布局之下,京东农村物流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即商流会拉动物流,物流 又会反过来拉动商流,商流和物流产业又会拉动金融流。“所以说它是一个生态化的运行模式, 而不是简单的像物流公司那样去覆盖。” 正是在这样的生态化布局之下,京东的智慧物流得以迅速落地。 2月21日,京东集团与陕西省政府在西安正式签署了关于构建智慧物流体系的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表示,“京东在全球首次提出用无人机打造短途航空物流网络,大大 降低了应用成本,不仅加速了商品下行的物流速度,更会给农特产品的上行提供更好的通道。京 东智慧物流体系正在迅速落地,将率先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并推动中国甚至世界物流行 业的智慧化脚步。” 对于这一低空通航物流网络,负责该项目的京东集团 X 事业部总裁肖军告诉记者,“首先, 这是全球首个包含干线、支线到最终配送的全域无人机物流网络;第二,通过中型无人机超过 300 公里的覆盖半径,能够大幅提高仓库的辐射能力,降低库存成本,此举带来的仓储集中化会进一 步提升物流应用水平;第三,干线支线无人机的空运能力,不但可以将大量优质商品运输到偏远 和贫困地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将当地的生鲜特产迅速运输出来,从而带动地方 经济的发展。 ” 据记者了解,京东将负责该系统上百个通航机场和物流航线的全面运营,它将不仅能够覆盖 陕西省全境,而且还可以通过陕西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未来此项合作 也将成为示范性通航物流网络,向全国进行推广。
(来源:中国经营报/2017 年/2 月/27 日/第 C13 版 )
文章分类:
交通运输研究
|